1998年,韓國前總理金泳三發現迪士尼產值大過了IBM。換句話說,影視產業的一個片廠能將產值拉拔超過高科技產業。之後,金大中總統也發現韓國要出口150萬輛汽車,才抵得上《侏儸紀公園》的總產值。他立刻將影視納入競選白皮書,他說:「二十一世紀文化就代表國力,文化不但能提高生活質量,而且能創造出產業的附加價值。」

就這樣,亞洲乃至世界進入「韓流」時代。所有人目睹韓國人如何奮發圖強,建片廠,建影視學校,抵制美國好萊塢,打國際通路,加強行銷,引進企業基金,網羅世界世界級專業人才,開創各地大小規模影展,將影視與觀光結合,培養國際級明星,搶奪亞洲及歐美市場。他們政府對引爆韓流絕對有全盤的規劃與強勁的金援,於是「韓流」東征西討,在國外,尤其是日本,他們成為大宗入口的影視新貴,甚至拱起了「歐巴桑殺手裴勇俊」神話,被日本媒體稱為「日本國恥」現象。

在亞洲各地,韓劇語韓片如雨後春筍攻克大家的觀賞口味,也帶動了韓國各地的觀光熱潮:《大長今》、《藍色生死戀》、《魚》、《太陽旗》、《朋友》、《怪物》、《殺人回憶》、《追逐者》乃至韓版的《黃昏三鏢客》(The Good, the Bad, and the weird)都膾炙人口,一方面賺取大量外匯,另一方面在坎城、威尼斯、柏林,等大電影節迭有斬獲。韓國一位導演接受台灣《天下》雜誌訪問曾說:「韓國之Han這個字代表恨、憾、怨、不平」、韓國人這種臥薪嘗膽之亢進確實有其民族性剛烈的背後動力。

韓國就是在這種政府與民間通力合作下,共同發揮「Han」精神,打出韓國電影的黃金時代。政府與民間如何合作?我以「光頭事件」為最重要的指標。1984年,韓國保護國片,緩和外片進口衝擊,將銀幕配額制度修正至每年戲院必得放「2/5」的天數的國片(即146天)。但1998年韓國外交通商部參照與美國雙邊投資協定語WTO之推定,將146天降至92天。這個決定引起民間巨大的恐慌,包括林權澤、姜帝圭等133位導演、演員等在漢城國廳與光華門剃了光頭靜坐抗議,輿論嘩然,也給韓國政府一個藉口,在國會一致通過下拒絕美國要求,維持146天放映韓片之戲院規定。之後全國上下一心,將韓國的新片《魚》推向票房破紀錄高潮,之後韓流就應聲誕生。

僅靠光頭抗議和群眾熱情可以振興產業嗎?我看未必。重點是韓國政府的全盤規模政策十分精準完善,諸如:

1. 文化立國,一臂距離原則:金大中以為文化產業不是禁演或管理之對象,政府支援但不干涉,廢除長達26年的官方機構「電影振興公社」,成立「電影振興委員會」,將政策全部交付民間。

2. 活潑多元的融資方案:合拍,引進外資(《長尾島》由哥倫比亞公司全額投資1000萬美元),文化觀光部贊助,給予大企業投資減稅或電視台投資之利多確定製片人制度,以及網路募集,讓民間參與電影的方式(如《朋友》),甚至擔保借貸等等。

3. 各種促銷及宣傳,通路之造成:公開透明售票之「標準電算網」,劇本競賽,企畫案與腳本之支援,協助外語字幕全材之製作,建立釜山電影節,支援廣告刊登,建立產業網路等等。

4. 培育人才,建立硬體:大規模漢城綜合影城之建立,電影藝術學院(KATA)之建立,長期做產業趨勢及政策之研究,出版期刊等等。

韓國是在這種基礎下登上亞洲影視之霸主的。反觀台灣,「文化立國」喊得震天價?,就是不見具體措施,沒有規模,靠民間自動自發;一個《海角七號》能造成台流嗎?

from:

http://tw.forum.news.yahoo.com/topic/tbn_1225974297/article/1.html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ovecc92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